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20
  

  • 全选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成果专栏
  • 向晓梅 何颖珊
    新经济. 2025, 46(2): 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广东作为我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其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构建具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本文在细化分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立足广东发展实践,突出深蓝特色和陆海统筹特色,借鉴世界海洋强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着眼以“全域化、集群化、融合化”为方向,形成以海洋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支撑、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引领、以融合型海洋产业新业态为前沿突破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系统提出省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为落实海洋强国发展战略提供广东样板。
  • 胡晓珍 张拴虎 王秀婷
    新经济. 2025, 46(2): 2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总量领跑全国,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载体,以海洋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海洋开放合作为突破,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天条件和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潜力。本文将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结合,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学理逻辑、发展现状、发展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论证,提出整套的政策突破思路,为在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提供粤港澳大湾区样板。
  • 乡村全面振兴
  • 崔宝敏 冯泓铭
    新经济. 2025, 46(2): 3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市场的深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扩张会面临技术、资金以及土地要素的瓶颈。为了突破土地的供给约束,破除资金短缺的制约,农民在市场需求扩张过程中,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农业合作社缔约结构,形成农业销售合作社、土地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三社合一”的契约选择机制。研究显示,当农业销售合作社达到一定规模时,内外市场需求规模逼近土地供给约束的临界值,农户为减少交易成本,可以通过契约机制创新来拓展市场边界。生产的扩张必然伴随技术的升级,这要求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随着数字化设施农业需求规模的扩大,必然内生出一个农村金融市场和组织。在对寿光市东斟灌村的实地调研中发现,随着五彩椒市场规模的扩展,由单一农业合作社转向“三社合一”的契约机制可以突破土地供给,实现要素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结论表明,“三社合一”是市场深化基础上,农业专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一种有效的农业组织方式,这一机制降低了土地规模化的交易成本,内生出一套可行的农村内置金融系统,提高了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方式和专业经营收入。
  • 企业发展
  • 李 莉 周书羽 刘奕惠 杨倩妮
    新经济. 2025, 46(2): 5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和功能不断凸显,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本文以“中国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其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的转变历程,结果发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的优化进行市值管理,具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发现机遇阶段、把握机遇阶段和发展机遇阶段。(1)在发现机遇阶段,企业须对眼前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现状进行重新评估,以发现问题并建立优化方案。(2)在把握机遇阶段,企业应根据优化方案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并动态调整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披露逻辑。(3)在发展机遇阶段,企业基于之前成功应对危机的探索经验,对相关工作开展完整的战略规划,为未来实践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研究启示以及未来展望。
  • 数智化理论与实践
  • 赵 燕 王 瑾 肖涵晨
    新经济. 2025, 46(2): 7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赋能金融活动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方式,但既有研究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探究较少。电子商务主要是依靠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重要的场域关联,能大大激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活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这一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地考察电子商务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通过提高城市经济密度与互联网使用水平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小城市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电子商务会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本文为甄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
  • 区域战略与湾区经济
  • 刘慧悦 李 奇
    新经济. 2025, 46(2): 88-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要素流动理论,借助 SBM-GML模型,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纵、横双向测算比较并进行要素错配程度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创新要素投入以及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效率变化指数较为出色,但技术变化指数相对落后。同时,珠三角城市群逐渐由劳动力资源错配向资本资源错配转化。而创新要素以及数字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进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合珠三角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特征,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引进与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等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 姚 舜
    新经济. 2025, 46(2): 105-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代金券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形式之一。医疗券是代金券制度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创新实践,跨境医疗券经由多年发展已由试点项目转变为恒常计划。跨境医疗券的“跨境”特征,尤其是基于“一国两制”的特殊社会背景,为理解和实施代金券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与其他市场型公共服务券的横向比较以及对医疗服务的内在特征分析得出,跨境医疗券的运作机理在于围绕福利性的本质属性,构建以消费者兑换服务为核心的制度设计。落实福利性的路径在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可及性的方法应当结合代金券内在机理,以促进消费者完成选择过程、加强行政监管、缓解消费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
  • 吕 浩
    新经济. 2025, 46(2): 120-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珠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并形成显著集聚现象。本文基于珠三角9个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经济—人口集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流入率在空间上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规律。第二,经济—人口集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者共同解释了集聚度的大部分变化。第三,珠三角城市的经济—人口集聚度综合排名显示出广州、深圳核心城市集聚度较高,而东莞、中山等地趋向集聚平衡,反映出核心城市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体现了其他城市的稳步发展和集聚平衡的趋势。本研究有助于揭示珠三角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机制,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实证支持。